會員註冊 / 登入
會員中心
首頁
e
電子書
粉絲團
購物車()
0
Shop Cart
0x
NT$ 0
e
0
Shop Cart
0x
NT$ 0
商品總覽
心道書庫
靈鷲叢書
生活禪系列
生命關懷系列
心靈智慧系列
朝聖系列
水陸系列
宗風傳承系列
心和平系列
宗博典藏系列
生命教育系列
抄經本系列
佛法修持系列
經典對話系列
學術論叢系列
宗教的世界系列
社會哲學系列
新世紀宗教研究
English Publications
四期教育
阿含期
般若期
法華期
華嚴期
經典善書
南傳經論系列
精裝佛典系列
共修經摺佛典系列
隨身平裝佛典系列
喜歡生命系列
生活禪系列
法門修持系列
水陸系列
English Publications
(簡體版)佛典系列
(簡體版)善書系列
心靈影音
法音修持系列
和平對話系列
禪修寂靜系列
水陸系列
智慧田系列
English Publications
文具禮品
方寸之間
百八觀音
愛和平商品
愛地球商品
小農產品
平安祈福好物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Home
四期教育
阿含期
上一商品
下一商品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對於佛法修行人來說,最主要的必經之路,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與證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途徑,所以宗喀巴大師稱之為「三主要道」。
賣場編號: 000281
重量:0.50KG
建議售價:$
280
元
優惠
價:
$280
元
數 量:
立即結帳
放入購物車
複製以上網址分享給你的好友
商品介紹
作者簡介
規格資訊
使用心得
對於佛法修行人來說,最主要的必經之路,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與證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途徑,所以宗喀巴大師稱之為「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論》也是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等所有教派的必修課。
當我們實修佛法時,首先應當「心向於法」,亦即內心要產生出離心。其次,「法向於道」,主要是依靠菩提心。再其次所修大乘的法,要把兩種蓋障滅除,所不能夠欠缺的對治方法,就是正見,亦即空性正見。因此,我們要得到解脫,要成就佛果,所實修的佛法中,完全不能欠缺的,最為主要仍是這三個道路。
如果我們內心沒有產生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那麼不管我們如何精進的努力實修、觀想、誦經、拜佛,這些都只能當做是投生在輪迴的因。可是如果有這三個道路來攝持實修,不管所做的是什麼觀想、實修,這個實修一定是正確的。這個觀想、實修一定是脫離輪迴的因,而且必定是能證得佛果的因,同時也能成為煩惱、我執、無明的對治。所以,心到底有沒有向於佛法?或者所修的法算不算是大乘的法?所修的法能不能成為我執的對治?主要就是靠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這三個項目。
堪布慈囊仁波切
仁波切於1967年蓮師殊勝日誕生,出生當天出現了一些吉祥的瑞相。
13歲出家開始修學佛法,在成就者 堪布噶瑪策滇仁波切, 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等二十多位善知識處數年精勤努力學習顯密佛法,自此成為顯密經論解行具足的大學者,是一位具格的上師,亦完成了許多著作,也是一位作家。
年輕時即經過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實修,閒暇之餘喜歡在各聖地閉關和朝聖。熱愛學習研究南、北傳等各教派之教義,更希望推動三大傳承互相交流融合與團結。
仁波切在東、西方國家等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並任菩提三乘林等世界各地般若林佛學會的住持,且為現任印度智慧林佛學院院長,講經弘法近20年,培育了許多能弘揚佛法之眾多僧俗人才。
仁波切在青藏高原創辦了慈智學校,擺脫了當地文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長期推動慈善與關愛,以佛法教育淨化人心、貢獻社會,不遺餘力。
作者:宗喀巴大師、堪布慈囊仁波切
出版發行: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3/07/20
語言:繁體中文
如果您已購買本商品並完成交易,歡迎在登入網站後,點選「會員資料管理」中的「使用心得」,為這款商品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做為我們更加精進的依據。
相關商品 :
內觀法要
優惠價:
360
元
初轉之法—阿含期初階(再版)
優惠價:
150
元
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密宗分講記
優惠價:
340
元
無我之道—阿含期進階
優惠價:
150
元
佛法之源:阿含經的源流與核心思想
優惠價:
2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