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外山:心道法師傳(增訂版)


《靈鷲山外山》詮釋了心道法師的苦修與菩薩道精神。他的故事以戰雲密布的滇緬山區為起點,隨後穿過台灣大乘佛教的叢林,深入艱苦的塚間修和頭陀行,並於一九八四年創立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為宗風,以世界和平為終極目標,展開他的弘法志業。

賣場編號: 000054

重量:0.50KG
建議售價:$ 380 元
優惠價:  $380
數  量:


心道法師,一九四八年出生於緬甸,長於台灣,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十五歲那年,他在兩臂及身上刺下「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的堅定求道誓言。二十五歲出家為僧,修習無比艱苦的頭陀行,經歷世間最幽隱不堪的塚間苦修與斷食閉關。出關後,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和「世界宗教博物館」,開展普度天下眾生的志業。心道法師那股矢志不移的求道毅力、樂觀且寬容的個性、恢宏的國際視野,以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無畏精神,讓每個見證過、追隨過他步伐的人深受感染。
  
《靈鷲山外山》詮釋了心道法師的苦修與菩薩道精神。他的故事以戰雲密布的滇緬山區為起點,隨後穿過台灣大乘佛教的叢林,深入艱苦的塚間修和頭陀行,並於一九八三年創立靈鷲山,以「慈悲與禪」為宗風,以世界和平為終極目標,展開他的弘法志業。此書在十年前發行的初版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寫與增訂,對心道法師的三乘法脈之傳承、個人的禪修經歷和弘化大願,提出更完整、細微,且精闢的詮釋;同時也新增了近十年來的事跡,從宏觀角度闡述了心道法師如何從世界宗教博物館,走向倡導世界宗教和平的道路,以及他佇足於華嚴聖山計畫的藍圖上,向世人勾勒的那爛陀夢想。


 

目錄

序 釋心道 2

第1章 在緬甸的童年1948~1960
緬甸,一九四八 10
紅色羅漢鞋,巨大的蟻穴 14
頹壞的幸福,行走的江湖 18
滇緬孤軍的生活版圖 21
飛行的羅漢,出家的種子 24
罌粟的天堂,滇緬邊區的煉獄 28

第2章 少年楊進生1961~1972
撤向一九六一年春天的台灣 36
觀音聖號,開啟佛法大門 40
十五歲的刺青,起誓求道之心 43
大俠夢,劍及履及的人格特質 45
乾媽謝鳳英,一貫道的點傳師 48
梅花盟,返鄉治世的狂想 50
求一個坐牢的罪名 54
逆境中的貴人 56
被時間揉成小小一團的情書 62
摯友李逢春的身故 64

第3章 出家後的苦修1973~1982
在佛光山剃度出家 68
只要打坐就勇猛精進的漢子 72
蘭花房,參透孤獨 76
頭陀行,以摩訶迦葉、密勒日巴為師 80
圓明寺的魑魅魍魎 83
靈山塔內,思索死生 88
塚間修,參透諸行無常 92
密勒日巴示現於禪定中 96
如幻山房,道心的試煉場 99
出家弟子的緣分與考驗 103
禪師的修行與生活 107
顯密圓融,本來一味 109
關於成佛的困惑 111
修行之餘,物我無間 113
武舉人古堡,斷食以了脫生死 115

第4章 初建靈鷲山1983~1988
鷹仔山,出火與請火的傳說 124
普陀巖,更艱難的閉關斷食 126
懸崖之下,別有洞天 132
山風海雨交接處的道場 135
無生道場的命名與宏願 141
隨機逗教的生活禪 144
臨濟宗風,大機大用 150
善待眾生,凡事用心 158

第5章 法脈傳承與弘化大願1989~2013
臨濟法脈,以禪為體  164
禪定戒律,以南傳為基石 169
噶陀傳承,以密為用  174
三乘合一,從頭陀行到菩薩道 179
宇宙是一個記憶體 182
毀謗是度化的緣起 184
菩薩道,讓眾生離苦得樂 187
冥陽兩利的圓滿施食 190
以大悲法會為起點 191
啟建水陸,度盡眾生 195
戒德老和尚主法十五年 202
造就一個解冤釋結的淨土 204
弘法度眾不言累 207
以道場為家的義工和護法 210

第6章 世界宗教與華嚴聖山1989~2013
遙契太虛大師的理念 214
窮和尚的春秋大夢 218
不知天高地厚的宗博計畫 221
沒有心理負擔的宗教接觸 223
徐徐展開垂天的大翼 225
結結實實踏出了一大步 228
心和平,世界就和平 230
我來看看我能做些什麼? 234
諸神殿堂的落成 238
史無前例的「回佛對談」 243
伊斯蘭教的友誼 250
寧靜運動,禪修的極大化 253
斷食閉關,回歸本山 258
「華嚴世界」是「緣起成佛」的工作 264
現代「那爛陀」的宏願 267
我這一生就沒有白來了 271

心道法師暨靈鷲山大事年表 275

附錄 
萬教並生蓮花─心道法師前傳 柏楊 306
春深猶有子規啼—訪道與勘驗 林谷芳 309

 

陳大為(1969-)

  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品曾獲:聯合獎新詩及散文首獎、中國時報新詩及散文評審獎、星洲日報新詩及散文推薦獎、世界華文優秀散文盤房獎等。著有:詩集《治洪前書》、《再鴻門》、《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 羅摩衍那》,散文集《句號後面》、《火鳳燎原的午後》、《木部十二劃》,論文集《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風格的煉成:亞洲華文文學論集》、《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等。

鍾怡雯(1969-)

  出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作品曾獲:聯合獎散文首獎、中國時報散文首獎、中央日報散文首獎、金獅獎散文首獎、星洲日報散文首獎及推薦獎等;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飄浮書房》、《野半島》、《陽光如此明媚》,論文集《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經典的誤讀與定位》等。

ISBN:978-957-32-7245-8
出版日期:2013.07 
規格:17 x 23 cm 
頁數:320頁 
裝訂:膠裝 
內文印刷:黑白 
如果您已購買本商品並完成交易,歡迎在登入網站後,點選「會員資料管理」中的「使用心得」,為這款商品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做為我們更加精進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