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活在人間-(上)、(下)冊


發菩提心:學佛不能有偏見,應該從整體性的角度來認識佛法。所以,如果沒有廣學多聞,就會造成執著。念佛的人認為念佛簡單,別人的法都不行,學禪的人認為禪最好......

這種知見上的差別就如同瞎子摸象,有的人摸到耳朵說佛法像扇子;有的人摸到鼻子說佛法像管子;有的人摸到腳說佛法像柱子。如果學佛和瞎子摸象一樣,摸到哪算到哪,那麼這種片面的佛法,是無法讓智慧圓滿的,不圓滿的智慧自然會造成爭執,明明象是扇子為什麼說是柱子?這些不必要的爭執,最後一定會造成煩惱。

賣場編號: 000016

重量:2.00KG
建議售價:$ 1100 元
優惠價:  $1100
數  量:


發菩提心:學佛不能有偏見,應該從整體性的角度來認識佛法。所以,如果沒有廣學多聞,就會造成執著。念佛的人認為念佛簡單,別人的法都不行,學禪的人認為禪最好......

這種知見上的差別就如同瞎子摸象,有的人摸到耳朵說佛法像扇子;有的人摸到鼻子說佛法像管子;有的人摸到腳說佛法像柱子。如果學佛和瞎子摸象一樣,摸到哪算到哪,那麼這種片面的佛法,是無法讓智慧圓滿的,不圓滿的智慧自然會造成爭執,明明象是扇子為什麼說是柱子?這些不必要的爭執,最後一定會造成煩惱。

因此,我們要明白,一切的佛法離不開空性,空性就是整體的佛法,而各種不同的法門,就像耳朵、鼻子或尾巴,它們只是幫助我們去了解空性。

認識到哪裏,生活空間就有同等的大小:認識不到,知識領域小,生活空間就小。我們每天都處在恐懼的世界當中,如何能了解這些道理呢?學佛能使我們的生活空間愈來愈大,因為佛法是生命真正的財富。錢財、名利只是瞬間之幻,不久則將失去。

學習佛法就是發菩提心,時常在現象上去明白與通達菩提心能成就我們及一切眾生的覺性。其實,我們的本心就是菩提心。未認識木心以前,常常會覺得是有什麼值得去修、去知道的。但是,發菩提心就是我們徹底覺悟到一切的法不離自性,一切性即是自心。這不是別人告訴你而有的,而是自己本來具足的,沒有任何的迷惑。如同現在,你們聽師父講的這一切,都能夠清楚;我告訴你們,一切因緣和合東西都是空的,你們也能了解;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你們都知道;因為你們能夠覺悟嘛!我告訴你們這道理以後,也你們永遠記得,也許聽過就忘了。但是,如果你們能真正去體悟自己本來就是如此,那就可以不用覺悟了。所以說得每個人都有佛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迷惑。

人生難得,無常迅速,要好好把握短暫的人生,走向智慧、慈悲之路。
心道法師祖籍雲南,民國37年出生於緬甸,四歲即與親人在烽火中失散。15歲聽聞觀世音菩薩聖號。於是在25歲時剃度。出家後在墓地與骨塔中禪修,每日禪坐20小時以上。34歲時開始修習斷食,之後又轉往福隆貌似靈鷲的山上修習斷食達兩年,並興建靈鷲山無生道場度化眾生。心道法師在身心實踐上,提出「生活是即修行,工作即福田」、「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的理念,期望人人都將生活中的每一
分緣,視如福田般灌溉,並在耕耘中體悟佛法。

民國78年心道法師成立「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致力以文化事業來建設唯心人間淨土;民國83年接著成立「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將宗教的博愛與智慧,呈現在亂世浮生中,期望世人
能互相瞭解而和諧相處,共建一個尊重、包容、博愛的世界。從此也把弘法利生的工作,推向一個更坦蕩圓融的菩薩道上。
作者:釋心道
出版發行:靈鷲山出版文化 
出版日期:1996.06 
規格:15.5 x 21.5 cm 
頁數:720頁 
裝訂:平裝 
內文印刷:全彩
如果您已購買本商品並完成交易,歡迎在登入網站後,點選「會員資料管理」中的「使用心得」,為這款商品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做為我們更加精進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