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六卷第四期

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十六卷第四期


本期「重現神聖──追尋.反思.交談」專題,首篇特稿為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退休教授關永中老師的〈有待補足的靈修方塊──馬賽爾與聖女小德蘭的懇談〉。學術的思辨,可佐以信仰的理解來補足未竟之言,尤其是宗教,本有其個人覺知與共領同會的融會可能。馬賽爾的思想體系涵括存在現象學、形上學、宗教哲學,亦有靈修實踐的區塊,但散落紛陳,猶待條理。而聖女小德蘭的靈修要旨──「神嬰小道」,則能將馬氏的靈修提示加以疏解和顯題化,使其思維全幅朗現。且待關永中老師為我們穿針引線、細細說解。

賣場編號: 000418

重量:0.50KG
建議售價:$ 280 元
優惠價:  $280
數  量:

【主題: 重現神聖──追尋.反思.交談】
  
「人類處於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聖,有些人變成野獸,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普羅提諾(Plotinus,204-270)
人本主義與科學,是撐持現代文明最為至要的兩根支柱。然而以人為本,意指在應接事物時全然以人作為幅散的中心;用科學作底,天地萬象便受規矩於人為經驗方便理解的順序法則,成為實驗數據與邏輯推理的附屬產物。但真實往往曲隱於表象之下,自然法則的運作也並不受到主體經驗與理性思維的局限。絕對的神權位格或許在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被理性主義由至高形上的寶座被還原甚至是拉下,但卻不曾在人們心中失去等同於絕對真理的實位。此凸顯出人之性靈需求,永不被物質或由其所延伸之各項詮釋所滿足。
人的性靈既需滿足,又不被滿足,故理性啟蒙之後,又復有回索信仰的動機。只是信仰絕不能夠再如舊有那般儀式及僵固。新時代繼起新議題,如能掌握信仰的核心義理,與時俱進、遷善遠罪,宗教便不會扭成另一種箝制人心卻無助脫解苦難的道德枷鎖。滿足性靈需求源自內在至善的渴望,各大宗教早已揭櫫「由凡轉聖」的可能。所謂神聖,既指涉本質亦泛屬外圍的表徵,無論是藏諸經典或靈顯於觸目可及的萬千事象,其根源在形而上之彼端同時密藏於形而下之我端。是故寄寓幽微的神聖能夠展露於庸常,或以人為目,或以事為典,或以物為憑,在信仰的過程中,皆將致使一位真正潛心向道且不斷叩理的虔信者,得以覺察亙古汩湧於性靈底部的荒漠甘泉。
神聖根源的永在且遍存,「人」是一個可能彰顯其存在的重要平臺。當孔丘將知識從貴族階層下放發軔有教無類;當老聃體悟至道而撰作《道德經》五千言闡明玄妙;當聖女大德蘭從祈禱中領會愛的意願進而成為「天主的奔波者」(Andariega de Dios)……神聖妙不可言,我們必須在實踐過渡中不斷嘗試別闢蹊徑,用追尋、反思、對話等方式,在信仰的理解與表達、學術的研究與批判間,維持開放、保持彈性,以此走向他人,走進形而上之究極完善,讓神聖在吾人的生命刻度中重現。
本期「重現神聖──追尋.反思.交談」專題,首篇特稿為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退休教授關永中老師的〈有待補足的靈修方塊──馬賽爾與聖女小德蘭的懇談〉。學術的思辨,可佐以信仰的理解來補足未竟之言,尤其是宗教,本有其個人覺知與共領同會的融會可能。馬賽爾的思想體系涵括存在現象學、形上學、宗教哲學,亦有靈修實踐的區塊,但散落紛陳,猶待條理。而聖女小德蘭的靈修要旨──「神嬰小道」,則能將馬氏的靈修提示加以疏解和顯題化,使其思維全幅朗現。且待關永中老師為我們穿針引線、細細說解。
第二篇專題論文,為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神學助理教授張聖佳老師的〈論意志的自由:從奧古斯丁與阿奎那的觀點〉。上帝的存在,與個人意志的自由是否恆為衝突?人的行惡又是否某程度代表了上帝的無能為力?張聖佳老師藉奧古斯丁與阿奎那兩肇說法的比較、分析,肯定了人性意志為不可或缺的運作實體,並指明真正的自由指的是不犯罪的意志,從而說明人得自由、回歸至善的應循道路。
第三篇專題論文,是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張譯心女士的〈聖地再造的宗教實踐初探〉。對宗教人來說,宗教聖地永遠有其崇高且特殊的意義。而神聖空間除了具備悠久的歷史與人文氣息,同時亦指涉救贖重生的可能性。是故信仰者總會感到遙遠聖地的召喚,進而由身體帶領心靈踏上旅途,逐步相會神聖之地。張譯心女士透過報導人的訪談與參與觀察等資料,從比較宗教的觀點和空間的物質具象化,來剖析神聖空間建立的意涵,以得見當中新構之神聖歷史脈絡、廟宇的去地域性脈絡,與信仰群體在台灣原信仰文化中的認同和位置。
第四篇專題論文,是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鮑霖老師的Nostra Aetate: Landmark of Catholic Interaction with Other Religions。1965年,在第二屆大公會議(梵二)結束後,羅馬公教會頒布了《教會對非基督徒態度宣言》(Nostra Aetate, NA),定下教會針對其他宗教的評價方式,成為與他教交流的里程碑。鮑霖老師趁此《教會對非基督徒態度》宣布五十週年之際,撰文探論宣言所表徵之要旨與時代意涵,以期各宗教和走在相互對話道路上的信仰者,能透過認識共同關切的議題,為解決人類存在的種種迷思、苦痛,共思更多合作與發展的可能。
第五篇專題專欄,是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高榮孝老師的〈從海德格生命與苦難的關係反思尼特宗教交談實踐的可能性〉。解放苦難為尼特宗教交談理論的關鍵,其以為,一切神學上的反思必須擺在第二步驟來進行,因為苦難所引發的責任問題乃刻不容緩,必須首先解決。且在解決苦難的過程中,不同宗教自會進入同情、轉變、合作、理解的詮釋循環,這有助於各宗教進行交談,以及理解彼此。高榮孝老師認為,解放苦難雖是宗教合作的良好基點,但尼特將苦難訴諸於全球性角度,反倒削弱了苦難所能產生的動力。鑑此,其藉由海德格生命意義與苦難的關係,將尼特全球性議題的苦難解放落實到個人生命,為尼特解放性宗教交談尋找更佳的實踐可能。
第六篇專題專欄,是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賴皆興老師的〈「人間佛教」的再思考──兼論心道法師的「人生佛教」理念與實踐〉。人間佛教為當代兩岸佛教發展的主流方向,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卻有庸俗化、去神聖化的諸多疑慮。賴皆興老師嘗試從探討人間佛教如何成為當代佛教顯學作為起點,回溯以「佛法人間化」為內涵的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理念,以及承續此觀念向下發展的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論述,緊接討論台灣當代人間佛教實踐的發展面貌和存在隱憂。最後探討靈鷲山心道法師對治當代人間佛教的實踐與反思,以梳理人間佛教發展的全體脈絡和架構未來藍圖。
最後一篇專題專欄,為佛光大學名譽教授陳玉璽老師的〈佛教詮釋學的新範疇──從意識原理重釋終極實相「空」諦〉。佛理博深,一般信徒對於終極實相(Ultimate Reality)的絕對性實甚難領悟,而哲學家亦常發生「真諦俗化」和「範疇錯置」等謬誤。陳玉璽老師以意識心理學重新詮釋「無實體」(無自性)的真義,建立佛教詮釋學的新範疇,據以論證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論實具有般若內證的基礎。同時採用文獻分析法,闡明印度佛教的「真如」與天台宗悲智具足的中道佛性思想實皆屬心性證悟,而非「凝然不動」之「理」。
無論關注與否,「性別」始終是宗教中祕而不宣的重要議題。第三季(17-1)即將推出的「基督宗教與女性」專題仍懇盼稿件;年底第四季(17-2)則預計籌劃「佛學與禪修」專題,懇盼長於佛理之學者、實修者能踴躍來稿,以增廣學刊讀者的眼界,論證佛理之可能。
關永中、張聖佳、張譯心、鮑霖、高榮孝、賴皆興、陳玉璽
西元2018年 6月25日出刊
如果您已購買本商品並完成交易,歡迎在登入網站後,點選「會員資料管理」中的「使用心得」,為這款商品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做為我們更加精進的依據。